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

钢材表面处理之:软氮化和硬氮化讲解

 氮原子序数为7,比碳大1,原子结构与碳不同,因此氮元素与铁元素的化学作用和金属晶体学作用完全不同于碳与铁的相互作用。渗氮温度比渗碳温度低得多,渗氮层的结构也比渗碳层复杂得多。本期分别简要介绍渗氮和氮碳共渗的原理、工艺方法、作用及渗层检查。

一、渗氮

钟罩式氮化炉出炉场景


1.1 渗氮原理

    渗氮,也叫氮化,有时候为了区别软氮化,也称硬氮化,但就渗氮层硬度来讲,并无软硬之分。

    渗氮工艺过程和其它化学热处理一样,包括渗剂反应、溶剂中扩散、相界面反应、氮元素在铁中扩散,以及扩散过程中氮化物的形成。

    渗剂中的反应主要指渗剂中分解出含有活性氮原子的过程,该物质通过渗剂中的扩散输送至铁表面,参与界面反应,在界面反应中产生的活性氮原子被铁表面吸收,进而向内部扩散。

    渗氮使用最多的介质是氨气,在渗氮温度下,氨是亚稳定的,它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2NH3<=>3H2+2[N]

    当活性氮原子遇到铁原子时,则发生下列反应:

    Fe+[N]<=>Fe(N)

    4Fe+[N]<=>Fe4(N)

    2~3Fe+[N]<=>Fe2~3(N)

    2Fe+[N]<=>Fe2(N)

    Fe-N系中存在的相如表 1 所示。除表中所列各项外,Fe-N系中可能出现含氮马氏体α´和介稳定相α〞。前者是渗氮后快冷的产物,呈体心正方点阵,硬度较高可达650HV左右;α〞氮化物的分子式为Fe16N2,或Fe8N呈体心正方点阵。


▼表1 渗氮层中各相的性质(纯铁渗氮)


    氮的渗入过程不同于渗碳,它是一个典型的反应扩散过程,依照Fe-N相图,不同温度下,随着渗氮时间的延长,依次形成的相各有不同。详见表2 。


▼表2 纯铁渗氮层中各相的形成顺序及平衡状态下各层的相组成物

 

    渗氮层的形成过程详见图1 。在渗氮初期,表层的α固溶体未被N所饱和,渗氮层的深度可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气相中氮的不断渗入,使α达到饱和氮含量Cmax,即τ1时刻。在τ12时间内,气相中的氮继续向工件内扩散而使α过饱和,引发α→γ´反应,产生γ´相。深度时间继续延长,表面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γ´相,达到γ´的饱和极限后,表面开始形成含氮量更高的ε相 。


▲图1 共析温度以下渗氮时氮含量与相组成的关系


    渗氮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将形成合金氮化物,使渗层硬度和耐磨性提高。表3 列出了氮化物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表3 渗氮层中氮化物的结构与基本特性


    低碳钢化合物的硬度约为HV300左右,中碳和高碳钢化合物层硬度为HV500~600,合金钢化合物层的硬度可以达到HV1000~1200。

    渗氮对材料的适应面非常广,一般的钢铁材料和部分非铁金属,如钛及钛合金等,均可进行渗氮及多元共渗处理。以渗氮为主的多元共渗用钢与渗氮用钢是一致的。

    为了使工件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钢的含碳量通常为(w)0.15%~0.50%,工具钢更高。添加W、Mo、Cr、Ti、Ni、Al等合金元素,可以改善材料渗氮处理的工艺性及综合力学性能。表4 列出了渗氮常用的钢种。


▼表4 常用渗氮钢种


38CrMoAl是应用最广的渗氮钢,该钢经渗氮处理后可获得很高的硬度,耐磨性好,淬透性好。Mo的加入,不仅提高了耐回火性,还抑制了第二类回火脆性,心部具有一定的强韧性,广泛用于主轴、螺杆、非重载齿轮、气缸筒等需要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又冲击不大的零件。
    渗氮零件为了心部具备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处理前一般需要进行调质处理,工模具采用淬火、回火处理,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工模具为回火马氏体组织)。 表5 为部分材料调质规范和机械性能。


▼表5 常用渗氮钢的调质处理参数及力学性能


    形状复杂、畸变要求高的精密零件,在精加工之前,应进行1~2次稳定化处理,以消除机械加工引起的应力,并保证组织稳定。稳定化处理温度应高于渗氮温度,稳定化温度与渗氮温度都不能高于调质回火温度。

    渗氮件表面粗糙度对处理效果也有影响,粗糙的表面使渗层的不均匀性和脆性增大。

    相同渗氮条件下,渗氮层深度和硬度与调质预处理的回火温度有关。表5 为38CrMoAl在35h不同温度回火温度回火后,在相同渗氮条件下对应的渗氮层深度。可见,随着调质预处理的回火温度的提高,相同条件下的渗氮层深度越深,硬度偏低。


▼表6 回火温度对38CrMoAl 渗氮层深度的影响


    渗氮可使粗糙的表面粗糙度改善,又可使光洁的表面变得粗糙。一般处理后表面粗糙度Ra在0.8~1.4之间。渗氮件渗氮前的粗糙度Ra以1.6~0.8为宜。  

             

1.2 气体渗氮

1.2.1 气体渗氮设备及渗氮介质

井式气体氮化炉


    渗氮设备一般由渗氮炉、供氨系统、氨分解测定系统和测温系统组成。气体渗氮的装置如图2所示。

▲图2 气体渗氮装置


 

    渗氮炉有井式电阻炉、钟罩式炉及多用箱式炉等。炉膛均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炉中的渗氮罐一般用1Cr18Ni9Ti不锈钢制造,钢中的镍及镍的某些化合物对氨的分解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而且随着渗氮的炉次增加,催化作用增强,使氨分解率不断增加,必须加大氨的通入量才能稳定渗氮质量。因此,在使用若干炉次后,应定期对渗氮罐进行退氮处理(退氮工艺为800~860C,空载保温2~4h)。目前,已有低碳钢搪瓷渗氮罐应用于实际生产,可保证运行400h氨的分解率基本不变。

    氨气的流量和压力可通过针形阀进行调节。罐内压力用 U 形油压计测量,一般控制在30一50mm 油柱。泡泡瓶内盛水,以观察供氮系统的流通状况。在渗氮工艺控制技术中,渗氮气氛的“氮势"可定义为 可见,氨分解率越低(通氨越多),氮势越高。生产中通常是通过调节氨分解率来控制渗氮过程的。氨分解率测定仪见图3。

▲图3 氨分解率测定仪
1-盛水器  2-进水阀  
3-进气阀  4-排水、排气阀


它是利用氨易溶于水而其分解产物不溶于水这一特性进行测量的。使用时首先关闭进水阀并将炉罐中的废气引入标有刻度的玻璃容器中,然后依次关闭排气、排水阀和进气阀,打开进水阀,向充满废气的玻璃容器注水。由于氨溶于水,水占有的体积即可代表未分解氨的容积,剩余容积为分解产物占据,从刻度可直接读出氨分解率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以电信号来反映氨分解率的测量仪器已投入生产应用,使得渗氮过程微机控制成为可能。这种氨分解率测定仪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氢气、氮气及氨气的导热性差异测定氨分解率;另一类是根据多原子气体对辐射的选择吸收作用,用红外线测量炉气成分,从而确定氨分解率。

    渗氮用液氨应符合GB536-xxxx一级品的规定,纯度大于95%。导入渗氮罐前,应先经过装有干燥剂(硅胶、氯化钙、生石灰或活性氧化铝等)的装置脱水,氨气中水的含量应<2% 。                      

1.2.2气体渗氮工艺参数及操作过程         

   (1)渗氮温度

    以提高表面硬度和强度为目的的渗氮处理,其温度一般为480~570℃。渗氮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渗层越深。氮渗温度超过550℃,合金氮化物将发生聚集长大而使硬度下降。参见图4 。


▲图4 38CrMoAl钢渗氮层深度
硬度与渗氮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a)对渗层深度的影响  b)对渗层硬度的影响


   (2)渗氮时间

    渗氮保温时间主要决定渗层深度,对表面硬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见图4 b)

渗氮层深度随渗氮时间延长而加深,符合抛物线规律,即渗氮初期深度随时间的增长率大,随后增长率趋缓。渗氮初表面硬度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这同样与合金氮化物聚集长大有关,而且渗氮温度越高,长大速度越快,对硬度的影响也越明显。

   (3)氮分解率
    渗氮过程中钢件就是NH3分解的触媒。与工件表面接触的NH3,才能提供活性氮原子。因而氨分解率越低,就会有越多的氨与工件接触,向工件提供可渗入的氮原子的能力就越强。但分解率不可过低,否则易使合金钢工件表面产生脆性白亮层。氨分解率偏低还会使渗氮层硬度下降。所以,氨分解率一般控制在15%~40%之间。
    氨分解率用氨流量调节。氨流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分解率越大。为了使氨分解率达到工艺规定的数值,必须增加氨气流量。
    装炉前,需对工件表面的锈斑、油污、铁屑及其他污物进行清理,以保证氮的有效吸附。常用的清洗剂有水溶性清洗剂、汽油、四氯化碳等。用水溶性清洗剂清洗过的工件,还应使用清水漂洗干净、烘干。
    气体渗氮包括排气、升温、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渗氮操作应先排气后升温,排气与升温也可同时进行。在450℃以上,应降低升温速度,避免超温。保温阶段应严格控制氮气流量、温度、氨分解率和炉压,保证渗氮质量。渗氮保温结束后,停电降温,但应继续通人氨气保持正压,以防止空气进入,使工件表面产生氧化色。温度降至200℃以下,可停止供氨,工件出炉。对一些畸变要求不严格的工件可在保温后立即吊出炉外油冷。
1.2.3 结构钢与工具钢的渗氮
   (1)一段渗氮
    一段渗氮是在同一温度下(一般在480-530℃)长时间保温的氮工艺。在15~20h内采用较低的氨分解率使工件表面迅速吸收大量氮原子,并形成弥散分布的氮化物,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在中间阶段,氨分解率可提高到30%~40%,使表层氮原子向内扩散,增加渗层深度;保温结束前2-4h,氨分解率应控制在70%以上,进行退氮处理,减薄或清除脆性白亮层。
   (2)两段渗氮
    第一段的渗氮温度和氮分解率与一段渗氮相同,目的是在工件表面形成高弥散度的氮化物;第二段采用较高的温度(一般550-600℃)和氨分解率(40%-60%),以加速氮在钢中的扩散,增加渗氮层深度,并使渗层的硬度分布趋于平缓。由于第一阶段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高度弥散细小的氮化物稳定性高,因而其硬度下降不明显。两段渗氮可缩短渗氮周期,但表面硬度稍有下降,畸变量有所增加。
   (3)三段渗氮
    三段渗氮是针对二段渗氮的一些不足进行改进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在两段渗氮处理后再在520℃左右继续渗氮以提高表面硬度。常见结构钢和工具钢的气体渗氮工艺规范见表7 。

▼表7 结构钢和工具钢气体渗氮工艺规范


   (4) 抗蚀渗氮

    抗蚀渗氮的目的是获得厚度为15~60μm的致密 ε 相的渗层,以提高工件在大气及水中的抗蚀能力。抗蚀渗氮氨分解率不应超过70%,渗氮温度可达600~700℃,保温时间以获得要求的渗层深度为依据,但时间又不能过长,以免 ε 变脆。表8 是纯铁、碳素钢抗蚀渗氮工艺。


▼表8 纯铁、碳素钢的抗蚀渗氮工艺


    为了使渗氮层具有足够的抗蚀性,应保持 ε 相层具有50%以上的致密区。检查抗蚀渗氮层的质量,可将渗氮零件浸入10%的硫酸铜溶液中静置2~3min,以零件表面不沉淀析出铜为合格。

    (5)可控渗氮

    在一定的渗氮时间内,形成化合物所需的最低氮势称为氮势门槛值。材质、渗氮工艺参数、工件表面状况、炉内气流特点等因素都会影响氮势门槛值 。氮势门槛值可以通过实际测量绘制,是制订可控渗氮工艺的重要依据。图5 是通过试验做出的40CrMo钢制发动机曲轴的无白亮层气氛氮势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5 40CrMo不出现白亮层的氮势门槛值与渗氮时间关系(渗氮温度515℃)
1-出现白亮层区  2-不出现白亮层区

    所谓可控渗氮,就是根据氮势门槛值曲线,实时调整工艺参数,获得工件所需的渗氮层组织。

1.2.4 不锈钢与耐热钢的渗氮

    由于不锈钢和耐热钢含铬量较高,与空气作用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钝化膜)这种薄膜会阻碍氮化物的渗入。不锈钢、耐热钢与结构钢渗氮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在进入渗氮罐之前,必须进行去钝化膜处理。通常用机械法和化学法两类方法。

   (1)喷砂。

   (2)磷化。

   (3)氯化物浸泡。将喷砂或精加工后的工件用氯化物溶液浸泡,能有效地去除氧化膜。常用氯化物有TiCl2、TiCl3等。

    不锈钢和耐热钢渗氮规范见表9。

 

▼表9 不锈钢和耐热钢气体渗氮工艺规范

   

1.2.5 铸铁的渗氮

    由于铸铁中碳、硅的含量较高,氮扩散的阻力较大,要达到与钢同样的渗氮层深度,渗氮时间需要比钢增加0.5~1倍。铸钢中添加锰、硅、镁、铬、钨、镍、铈等元素可提高渗氮层硬度,但会降低渗氮速度。铝既可提高渗氮速度,又不降低渗氮硬度。

    采用渗氮处理,可使铸铁件表面获得一定深度、致密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 ε 化合物层,能显著提高材料抗大气、过热蒸汽、和淡水的腐蚀能力。球墨铸铁抗蚀渗氮的预处理通常采用石墨化退火获得铁素体基体。渗氮处理温度为600~650℃、保温1~3h、氨分解率40~70%的工艺,可获得15~60μm的渗氮层,表面硬度约为400HV。

1.2.6 非渗氮部位保护

    根据使用和后续加工的要求,工件的一些部位不允许渗氮,因此在渗氮之前,必须对非渗氮部位进行防渗处理,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镀锡法

    锡或铅锡合金的熔点很低,在渗氮温度下,锡层熔化并吸附在工件表面,阻止氮原子渗入。为提高保护面对锡层的吸附力及锡层的均匀性,应控制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太光滑,锡在工件表面上加热后容易流淌,难于吸附;但表面过于粗糙则会影响吸附层的均匀性,一般要求表面粗糙度Ra在6.3~3.2μm之间为宜。太薄则达不到防渗效果。镀锡层一般在3~15μm范围防渗效果良好。

   (2)镀铜法

    与渗碳防渗一样,镀铜也可以防渗氮。一般是在粗加工后镀铜,再在精加工工序剥去需要渗氮部位的镀层;或者精加工后在镀铜时对需要渗氮的部位用涂料,胶带等包扎起来,不予镀铜。还可以对防渗部位使用刷镀的方法镀铜。镀铜面粗糙度Ra为6.3较适宜,镀铜层厚度不低于3μm。

   (3)涂料法

    市面上国内外的防渗氮涂料都有出售。目前使用较多的涂料是水玻璃+石墨粉,具体配方为:中性水玻璃[含w(Na2O)7.08%、w(SiO2)29.54%]中加入10%~20%(w)的石墨粉。

    防渗氮面的表面粗糙度Ra在1.25~3.2μm为宜。涂覆前应对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然后加热到60~80℃。涂料随涂随用,涂覆层应均匀,厚度0.6~1.0mm,可自然干燥,或90~130℃烘干。

1.2.7 渗氮件的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

    正常的渗氮件表面呈银灰色或浅灰色,不应该出现裂纹、剥落或严重的氧化色及其它非正常颜色。如果表面出现金属光泽,则说明工件的渗氮效果欠佳。

   (2)渗层硬度检查

    渗氮层表面硬度可用维氏硬度计或表面洛氏硬度计测量。当渗层很薄时,就需要用显微硬度计测量。若需要测定化合物层硬度或从表面至心部的深度-硬度曲线,则采用显微硬度法。

    值得注意的是,硬度检测力的大小,必须根据渗层深度而定,试验力太小,测量精度不高,太大又可能压穿渗层,使硬度测量不能进行。表10 是根据不同渗氮深度而推荐的硬度试验力数值。


▼表10 渗氮层深度与硬度试验力选择表


   (3)渗氮层深度检查

    渗氮层深度的测量方法有断口法,金相法和硬度梯度法三种。

    断口法是将缺口的试样打断,根据渗氮层断口组织较细、呈瓷状,而心部组织较粗、呈塑性破断的特征,用25倍放大镜进行测量。此方法测量迅速,但精度较低。

    金相法是利用渗氮层组织与心部组织金相形貌不同,在放大100倍或200倍视场下,利用显微镜的标尺,沿试样表面垂直方向测至与基体组织有明显分界处的距离。此即渗氮层深度。参见图6 。


▲图6 38CrMoAl钢渗氮后的金相组织


    对一些钢种的渗氮层显微组织中,扩散层与心部无明显分界线的试样,可加热至接近或略低于Ac1的温度(700-800℃)淬水,利用渗氮层含氮而使Ac1降低的特性来测定渗氮层。此时渗层淬火成为抗蚀较好的马氏体组织,而心部为抗蚀较差的高温回火组织。

    采用金相法测得的渗氮层深度,一般较硬度法测得的深度稍浅。

    硬度梯度法是将渗氮后的试样沿层深方向测得一系列硬度值,利用深度-硬度值绘成曲线,曲线中比基体硬度高50HV处对应的深度值,即为渗层深度。试验采用显微维氏硬度法,试验力一般为2.94N((0.3kgf),根据情况可用1.96~19.6N(0.2g~2kgf)之间的其它试验力。

    对于渗氮层硬度变化平缓的工件(如碳钢或低碳低合金钢件),其渗层深度可以从试验表面沿垂直方向测至比基体维氏硬度值高30HV处。

   (4)渗氮层脆性检查

    渗氮层脆性一般使用维氏硬度计压头压痕完整性来评定。试验力为98.07N(10kgf),特殊情况下采用49.03N(5kgf)或294.21N(30kgf)卸去 载荷后观察压痕完整状况,依其边缘的完整性将渗氮层脆性分为5级,详见图7 。压痕边缘完整为1级,一边或一角碎裂为2级,二边或二角碎裂为3级,三边或三角碎裂为4级,四边或四角均碎裂为5级。1~3级为合格,主要零件1~2级为合格。


▲图7 渗氮层脆性评级图


    采用压痕法评定渗氮层脆性,主观因素较多,目前已有一些更为可观的方法,如声发射技术,它是测出渗氮试样在弯曲过程中出现的第一道裂纹时的挠度,用以定量描述脆性。

   (5)金相组织检查

    渗氮件金相组织检查包括渗层及心部两部分。合格的渗氮层组织中不应有脉状、波纹状、网状以及骨状氮化物。这些粗大的氮化物会使渗层变脆、剥落。合格的心部组织应为合格的心部索氏体组织(调质前处理),不允许大量游离铁素体存在。

   (6) 渗氮层疏松检查

    将渗氮金相试样放在500X下的显微镜下观察,依其最严重的的部位评级。按照表面化合物层内的微孔的形状、数量及密集程度分为5级,一般1~3级合格,主要零件1~2级合格。 

    以上详见国标:GB/T11354-2005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7) 渗氮层抗腐蚀性检查

    抗腐蚀渗氮件的 ε 相通常在10μm以上,必须进行抗腐蚀性能检查,常用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 硫酸铜水溶液浸渍或滴定法。将试样浸入(w)6~10%的水溶液中保持1~2mim,试样表面无铜金属沉积为合格。

    第二种,赤血盐-氯化钠浸渍或滴定法。取赤血盐(K3(FeN)6) 10克,氯化钠20克,溶于1000ml蒸馏水中,渗氮件浸入该溶液1~2min,无蓝色印迹为合格。

   (8)尺寸及畸变检查

    工件经过渗氮处理后尺寸略有胀大。胀大量一般为渗氮层深度的3~4%。适当的预处理、装炉方法以及工艺流程可将畸变量降至最小。渗氮后需要精磨的零件,最大畸变处的磨削量不能大于0.15mm,否则,渗氮层中最有效的部分将被去除。 

1.2.8 渗氮件的缺陷及预防

    渗氮一些常见的缺陷及预防措施列于表11中 。   


▼表11 渗氮件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 
   
1.3 其它渗氮方法
    除气体渗氮方法外,还有固体渗氮、盐浴渗氮、真空脉冲渗氮、加压渗氮、流态床渗氮、催化渗氮、电解气相渗氮、高频渗氮、短时渗氮等各种因地制宜的渗氮方法。详见表12 。
▼表12 其它渗氮方法

    近年来,真空脉冲渗氮应用越来越多。真空渗氮具有渗速快、渗层质量好、无死角等特点。图8 所示为真空脉冲渗氮工艺曲线,图9 为38CrMoAl钢真空渗氮和普通气体渗氮后的渗层-硬度分布曲线对比图。


▲图8 真空脉冲渗氮工艺

▲图9 38CrMoAl钢真空渗氮与普通气体渗氮后的渗层-硬度分布曲线对比图
1-真空脉冲渗氮(530℃,10h)  
2-真空脉冲渗氮(550℃,10h)
3-普通气体渗氮(540,33h)


二、氮碳共渗

    在以渗氮为主的工艺中再同时渗入碳元素的方法称为氮碳共渗。俗称软氮化。但对于大多数合金钢的氮碳共渗层硬度来说,软氮化并不软。

    所谓氮碳共渗,既是突出以渗氮为主的共渗的特点,也是为了区别碳氮共渗。

    共渗机理与渗氮相似,随着时间的延长,表面氮、碳浓度不断增加,发生反应扩散、形成白亮层及扩散层。

    氮碳共渗所用的介质必须能在其工艺温度下分解出活性氮、碳原子。当介质为氨气,同时再加入放热式气氛或吸热式气氛形成混合气氛时,会发生如下分解反应,既能提供活性氮原子,也能提供活性碳原子,从而实现氮碳原子的同时渗入:


       


    由于碳的渗入,氮碳共渗表层的相要复杂一些。例如,当氮含量为(w)1.8%、碳含量为(w)0.35%时,在560℃发生

γα+γ´+z[Fe(CN)] 

共析反应,形成  α+γ´+z  的机械混合物。需要指出的是,碳主要渗入化合物层,而几乎不渗入扩散层,因为在氮碳共渗温度下,碳的溶解度极低。


2.1 气体氮碳共渗

    气体氮碳共渗介质分为三大类,下面分别介绍:

2.1.1 混合气体氮碳共渗

    1)氨气+吸热式气氛(RX)

    吸热式气氛由乙醇、丙酮等有溶剂裂解,或由烃类气体制备而成,吸热式气氛的成分(体积分数)H232~40%、CO 20~24%、CO2≤1%,气氛的碳势用露点仪测定。NH3:RX≈1:1时,气氛的露点控制到±0℃即可,可获得较理想的氮碳共渗渗层和共渗速度。

    2)氨气+放热式气氛(NX)

    混合气氛中NH3:NX≈5~6:4~5 。放热式气氛成分(体积分数)一般为CO2≤10%,CO≤5%,H2≤1%,其余为N2

    由于放热式气氛中 CO 的含量较低,它与氨气混合进行氮碳共渗时,比采用吸热式气氛排出的废气中有毒物质 HCN 含量低得多,而且制备成本也较低,有利于推广。此外,氨气还可以直接与甲烷、丙烷等混合进行氮碳共渗。

    多数钢种的最佳共渗温度为560~580℃,为了不降低基体强度,共渗温度应低于调质回火温度。保温时间及炉内气氛对共渗效果的影响分别见表 13 和表 14 。


▼表13 保温时间对氮碳共渗层深度与表面硬度的影响

▼表14 吸热式气氛(RX)露点对氮碳共渗层深度与表面硬度的影响


    有必要特别指出的是,需要随炉冷却出炉的,在温度降到550℃之前,一定要使用氮气或氨气排净炉内的可燃气氛,防止炉子开启瞬间发生爆炸。


2.1.2 尿素热解氮碳共渗

    尿素在500℃以上分解反应为:

     

其中,活性氮、碳原子作为氮碳共渗的渗剂。

    尿素可通过三种方式送入炉内:

    ①机械送料器(如螺杆式)将尿素颗粒送入炉内。

    ②将尿素在裂解炉中分解后再送入炉内。

    ③用有机溶剂(如甲醇)按一定比例溶解后滴入炉内。
    除了共渗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因素外,尿素的加入量对共渗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渗氮罐大小及不同的装炉量,尿素的加入量可在500~1000g/h范围内变化。表10 是球墨铸铁曲轴(Q500-7)在RJJ-105-9T井式气体渗碳炉中进行氮碳共渗处理的实例。检验结果:共渗层0.05~0.08mm,表面硬度490~680HV。


▲图10 球墨铸铁曲轴气体氮碳共渗工艺


2.1.3 滴注式气体氮碳共渗

    滴注剂为甲酰胺、乙酰胺、三乙醇胺、乙醇等以不同比例配制。

表16 是采用甲酰胺(w)70%+尿素30%作为渗剂进行气体氮碳共渗的结果(保温时间2~3h)。

▼表15 70%甲酰胺+30%尿素氮碳共渗效果


    上述方法的氮碳共渗,也需要注意防止炉子开启时的爆炸现象。

2.2 盐浴氮碳共渗

2.2.1 盐浴成分及主要特点

    盐浴氮碳共渗是最早的氮碳共渗方法,按盐浴中氰根含量可将氮碳共渗盐分为低氰、中氰、高氰型。由于环保的原因,中、高氰盐浴已经淘汰。现市面上有无氰盐销售,其配方如表16所示 。


▼表16 无氰氮碳共渗盐配方及其特征


    盐浴氮碳共渗的关键成分是碱金属氰酸盐MCNO(M代表K、Na、Li等金属元素),常用氰酸根()的含量来度量盐浴活性。分解产生活性氮、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但同时也产生有毒的,为此,加入氧化剂可使氧化转变为

    目前应用较广的是尿素-有机物型盐浴氮碳共渗,浓度由被渗工件层材质和技术要求而定,一般控制在32%~38%,含量低于预定值下限时,添加再生盐即可恢复盐浴活性。

2.2.2 盐浴氮碳共渗工艺



    为避免氰酸根浓度下降过快,共渗温度通常≤590℃;温度低于520℃时,则处理效果会受到盐浴流动性的影响。共渗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共渗层深度的影响见表17 。对表面硬度的影响见图11 。


▼表17 不同温度保温1.5h氮碳共渗层深度


▲图11 不同材料试样与580℃处理后表面特点与保温时间的关系


     几种材料盐浴氮碳共渗的效果见表18 。 

▼表18  几种材料的盐浴氮碳共渗层深度与表面硬度

                 

2.3 QPQ处理

    盐浴氮碳共渗或硫氮共渗后进行氧化、抛光再氧化复合处理称之为QPQ(Quench-Polsh-Quench)处理。 这项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其处理工序为预热 → 520~580℃氮碳共渗或硫氮共渗 → 在300~400℃氧化浴中氧化10~30mm → 机械抛光 → 在氧化浴中再次氧化。氧化的目的是消除工件表面残留的微量  及  ,产生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工件表面生成致密的Fe3O4膜。 

    实际工件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凸起部位的氧化膜呈拉应力状态,易剥落,通过抛光处理,可降低表面粗糙度值,除去呈拉应力的氧化膜,经过二次氧化生成的氧化膜产生拉伸应力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二次氧化处理极为关键。QPQ处理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大大降低,显著地提高了工件的耐蚀性,并保持了盐浴氮碳共渗或硫氮共渗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及抗咬合性。可获得赏心悦目的白亮色、蓝黑色及黑亮色。图12 表示出了QPQ工艺曲线,表19 表示出了常用材料QPQ处理工艺规范及渗层深度和硬度。


▲图12 QPQ处理工艺曲线


▼表19 常用材料QPQ材料规范及渗层深度和硬度


QPQ件外观鉴赏





2.4 奥氏体氮碳共渗

    奥氏体氮碳共渗常用温度为600~700℃。氮碳渗入后,渗层奥氏体化温度下降幅很大,在600~700℃的温度下,就会发生相变形成奥氏体。

2.4.1 奥氏体氮碳共渗的组织结构

    共渗层最外层为 ε 相为主的化合物层;次表层的奥氏体,淬冷后形成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第三层是过渡层,包括α+γ´层和与基体交接的扩散层组成。共渗层淬火、回火后,化合物层内则出现硬度高达1200HV的灰色带,过渡层的α-Fe中析出γ´相,回火温度越高,γ´针越粗大。      

2.4.2 奥氏体氮碳共渗工艺

    表20 为推荐的工艺参数。

▼表20  奥氏体氮碳共渗工艺参数推荐值

   

在渗碳炉中进行奥氏体氮碳共渗,氨气与甲醇的摩尔之比为92:8左右。工件共渗淬火后,可根据要求在180~350℃的温度下回火(或称时效),以抗蚀为目的的奥氏体氮碳共渗,不能回火。

2.5 氮碳共渗层的组织与性能                  
2.5.1 氮碳共渗层的组织
    钢铁材料600℃以下氮碳共渗处理后的组织与渗氮层组织大致相同。由于碳的作用,化合物层成分有所变化,碳素钢及铸铁工件由表及里为:以Fe2-3(N,C)为主、含有Fe4N的化合物层,有γ´针析出的扩散层(弥散相析出层)和以含氮铁素体α(N)为主的过渡层。在合金钢中,还含有铬、铝、钼、钛等元素与氮结合的合金氮化物。         
2.2.2 氮碳共渗层的性能
    各种材料(不锈钢除外)氮碳共渗后的耐蚀性普遍提高,具有耐大气、雨水(与镀锌发蓝相当)及抗海水腐蚀(与镀镉相当)的能力。表21 是对比表。
    另外,氮碳共渗层还具有很好的抗咬合性能,许多场合用氮碳共渗出炉后油冷替代发黑处理。

▼表21 不同表面处理后的耐蚀性

图片加载中...
❤ 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steeltuber.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josen.net/Steel-Knowledge/1597305541.html
(本平台"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的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技术信息。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出处望请谅解,敬请联系主编微信号:steel_tube,进行删除或付稿费,多谢!)
搜索本站钢铁技术
★↓在此搜索查找钢铁材料知识↓★↘

互联网 www.josen.net


钢铁行业热点文章推荐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主办单位:
常州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是 专业的 精密钢管 生产厂家,汽车钢管,电机壳钢管 生产单位。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推荐您访问: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
(常州仁成金属钢管制品生产厂家博客网站)
www.josen.net©2006-2021
苏ICP备08003692号

【关于本站】【提问】网站地图【搜索】【知识星球】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