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

炼钢工艺发展变革历史

炼钢工艺发展变革历史

钢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铁器时代。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还不能称为炼钢),铁器变得比青铜器更坚硬,取代了青铜在武器和工具中的应用,这点参看文章:

钢铁春秋

钢铁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之轮。时至今日,钢铁材料已无处不在。未来,钢铁仍将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钢铁技术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就请跟着我们了解钢铁的历史吧。

夏商

夏商时代是我国已知用铁的最早时间。不过那时候的铁并不是人工制成,而是来自天空楼下的陨星,被称为陨铁。

出土河北、河南的铁刃铜钺是中国最早的陨铁制品。现代科学化验,虽然当时的人们尚不知人工炼铁,却对铁的性质和锻打嵌铸的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春秋

春秋初期我国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出土于甘肃灵台的秦国铜柄铁剑是最好的证明,它也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

铁冶炼技术在春秋晚期问世,这次技术上的飞跃,领先欧洲国家一千九百多年。
块炼铁:人类早期炼得的熟铁通常叫块炼铁,它是铁矿石在八百到一千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用木炭直接还原得到的。出炉产品是一种含有大量非金属夹杂的海绵状固体块。

战国

中国在春秋战国之交时,正式进入铁器时代,标志着新一代社会生产力的形成。此时铁器逐渐取代铜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华夏诸国的生产力也随之大大提高。

战国早期就已出现白口铁柔化术,而欧洲的铸铁柔化术是在十七世纪下期才出现,可见当时中国冶铁技术已经领先全球。

秦朝

冶铁技术在秦朝进一步发展,其中高炉炼铁已成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炼铁方法。

高炉炼铁:高炉炼铁从上边装料,下部鼓风,形成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的相对运动。燃料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料层上升,把热量穿过炉料。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冶铁方法,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长期流传。

汉朝

西汉早期兴起了“百炼钢”技术和铸铁脱碳钢。到了中期又相继出现了炒钢技术,这是继生铁治铸之后,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史上又一重大事件。此外,球磨铸铁也在汉代被发明。

百炼钢:它的特点是增加了反复加热锻打的次数,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后,百炼成钢、千锤百炼成语由此而来。

炒钢:炒钢的发明打破了先前生铁不能转为熟铁的界限,使原先各行其是的两个工艺系统得以沟通,成为统一的钢铁冶铁技术体系。

铸铁脱碳钢:从高度成熟的铸铁柔化术衍变而来。汉代冶铁工匠能够把碳含量达4%左右或更高的铸铁,经过脱碳使内层也消除白口铁的组织,通体都成为高碳钢。

西汉中后期,高水平的冶铁技术带动军事装备质量的大幅提高,汉将陈汤有云“夫胡兵五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译为一个装备精良的汉兵可以战胜五个胡兵。

汉代铁甲锻造技术相当之高且产量也很多,能够达到军队一人一领的程度。据《东观汉记》记载,刘盆子率二十万人马向刘秀投降时,在宜阳城西堆积的铠甲,就像熊耳山一样高。

公元三十一年,东汉后期南阳太守杜诗创造了“水排”。利用“水排”鼓风生产钢铁,比人力,畜力鼓风“用力少,见工多”。

三国

三国时期的百炼钢技术得到进一步。曹操令工匠为他专铸五把百炼宝刀,经三年完成,自留两把,其它传给三子;刘备让名匠浦元造五千把宝刀,上刻“七十二炼”。

在三国,上好的铠甲都用“百炼钢法”锻造。据说诸葛亮还监造过一种名叫“筒袖铠”的铁甲,选料精良,制作考究。这种铠甲不仅能抵御一般的锋矢,甚至连“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人”,可见其防护功能之强。


然而,在随后的几千年中,生产的铁的质量将取决于矿石品味,其次是生产方法,历史上有名的大马士革刀风靡了一段时间后失传,有专家分析其原因就是用于冶炼这种钢的矿石耗尽了。

到了17世纪,铁开始广泛使用,欧洲城市化对铁的需求越来越大,到19世纪,铁路扩张更是加大了铁的需求,这也为铁的冶炼技术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提升强度、塑性和生产效率。

钢铁史上最重大的突破是在1856年,当时亨利·贝塞默尔(Henry Bessemer)发明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减少铁中的碳含量:现代钢铁业诞生了。


贝塞默尔工艺与现代炼钢

贝塞默尔发现,将融化的生铁放进转炉内,从底部吹入高压空气,便可燃烧掉生铁所含的硅、锰、磷、碳,而炼成钢。


这是首创大量产钢的方法,贝塞默尔的炼钢转炉成了新的钢铁之王。而这种炼钢转炉也以贝塞默尔的名字而命名,此后,欧洲、美洲都引进了这一先进方法,世界进入了钢铁时代。

该方法既快速又廉价,可以在几分钟内从铁中除去碳和硅,但效果太差,除去了太多的碳又残留了太多的氧。这使得贝塞默尔赔了很多钱给投资者,直到他找到增加碳含量和去除多余氧气的方法。

同一时间,英国冶金学家罗伯特·穆什(Robert Mushet)得到一种名为spiegeleisen 的金属,碳和锰的化合物,锰可以从铁水中除去氧气,解决了贝塞默尔的问题。

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贝塞默尔未能找到一种从最终产品中去除磷的方法,磷会使钢变脆,这种有害杂质会使钢铁变脆。因此,只能使用瑞典和威尔士的无磷矿石。

1876年,Welshman Sidney Gilchrist Thomas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贝塞默尔工艺中添加石灰石。石灰石将磷从生铁中吸收到炉渣中,从而去除了不需要的元素。


这项创新意味着,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铁矿石都可以用来制造钢铁,钢铁生产成本开始显着下降。由于新的钢铁生产技术发明,在1867年至1884年间,钢轨价格下跌了80%以上,推动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

平炉炼钢


1861年,在转炉炼钢风行的同一时期,西门子发明煤气发生炉,用煤气代替焦炭作燃料。1864年,在西门子指导下,马丁改造了炉体,用废气预热的蓄热炉将空气和燃料进行预热以提高炉温,将生铁和废钢炼成了优质钢。由于其炉体形状低平,又有一个比较平展的熔池,故常被称为“平炉”,亦称“西门子—马丁炉”或“马丁炉”。

此法冶炼时间较长但也有方便了合金添加和钢水成分测定,方便控制钢水成分,而且熔池大,每炉可产上百吨钢水,故产量高。

此外,它所用原料既可用生铁、铁水,也可用废钢、铁屑、熟铁和矿石,便于废钢铁的回收,加之炼出的钢均匀,质量稳定,可生产优质钢,从而取代了贝塞默尔工艺成为主流。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

二十世纪60年代,技术发展使得空气氧、氮分离进入工业化,推动了碱性氧气炉的发展。

一位名叫Robert Durrer的瑞士工程师将纯氧气吹入炉内,它可以更有效地从铁水中去除碳。Durrer 还发现,从上方向炉内吹氧,而不是像贝塞默尔转炉从底部吹入,该方法结合了贝塞默尔和平炉工艺的优点,使得钢铁产量又上了一个台阶,成本也降了下来。

氧气炼钢的低成本高效率使平炉工厂失去了竞争力,随着60年代氧气炼钢的出现,平炉生产退出历史舞台。美国最后一个平炉设施于1992年关闭,中国于2001年关闭。

1960年5月1日, 包钢平炉投产冶炼第一炉钢水时的情景



2001年12月28日上午,我国最后一座平炉在包钢光荣退休,这标志着中国冶金行业结束了半个多世纪的平炉冶炼历史。包钢1号平炉既是包钢第一座、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大型平炉。

图片加载中...
❤ 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steeltuber.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josen.net/Steel-Knowledge/LianGangLiShi.html
(本平台"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的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技术信息。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出处望请谅解,敬请联系主编微信号:steel_tube,进行删除或付稿费,多谢!)
搜索本站钢铁技术
★↓在此搜索查找钢铁材料知识↓★↘

互联网 www.josen.net


钢铁行业热点文章推荐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主办单位:
常州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是 专业的 精密钢管 生产厂家,汽车钢管,电机壳钢管 生产单位。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推荐您访问: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
(常州仁成金属钢管制品生产厂家博客网站)
www.josen.net©2006-2021
苏ICP备08003692号

【关于本站】【提问】网站地图【搜索】【知识星球】电脑端